聚焦乡村振兴,我国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,描绘美好乡村新画卷
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,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近年来,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一幅幅美好乡村新画卷正在逐渐展开。
强化组织领导,完善政策体系
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,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,将乡村振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各地成立了专门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,明确工作职责,强化组织领导,不断完善政策体系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1、完善顶层设计,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,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、任务和路径,各地结合实际,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。
2、优化政策支持,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,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,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。
推进产业兴旺,壮大集体经济
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,各地立足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。
1、发展现代农业,推广现代农业技术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实现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智能化发展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。
2、发展乡村旅游,依托乡村自然风光、民俗文化等资源,发展乡村旅游,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,各地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庆活动,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助力乡村经济增长。
3、发展特色产业,根据各地资源优势,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,如特色农产品、手工艺品、文化创意产业等,提高乡村经济实力。
改善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
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,各地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着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,提升乡村整体形象。
1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,加强农村垃圾收集、转运和处理,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,开展垃圾分类试点,提高农民环保意识。
2、治理农村污水,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程,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,推广生态农业技术,减少农业面源污染。
3、优化村庄布局,加强村庄规划,优化村庄布局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推进农村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。
培育文明乡风,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
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经济,还要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,各地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文明乡风,提升乡村文化品位。
1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挖掘乡村文化资源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。
2、培育文明乡风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倡导文明乡风,提高农民道德素质,加强乡村文化建设,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。
3、发展教育事业,加大教育投入,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,提高农村教育质量,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,提高农民综合素质。
我国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,取得了显著成效,各地将继续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加大工作力度,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